华侨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脱产 □在职半脱产 □境外兼读(XXX班))
学院名称 |
外国语学院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
专业学位教育 管理中心名称 |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MTI Education |
专业学位点 (领域)名称 |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 |
翻译(口笔译) Translation/Interpreting |
专业学位点 (领域)代码 |
055100 |
学习年限 |
2年 |
所属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 |
bet3365vip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 |
序号 |
研究方向 |
校内教师姓名 |
导师姓名 |
其他教师姓名 |
1 |
英语笔译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
陈历明、侯国金、毛浩然、杜志卿、吴国向、阎喜、万婉 |
刘镇清、朱琳、许春翎、陈恒汉、王雪瑜、黄娟娟 |
2 |
英语口译 English-Chinese Interpreting |
刘杰、万婉、阎喜、毛浩然、侯国金 |
王冰、朱琳、阎喜、刘镇清、许春翎、万婉、陈恒汉、王雪瑜、黄娟娟 |
3 |
日语笔译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
黄文溥、郭莉、郭木兰、陈臻渝、王 静 |
胡连成、黄庆法、郭惠珍、毛浩然、阎喜、吴国向、薛雅明 |
培养目标与要求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扎实的语言基础、熟练的翻译操作技能,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笔译工作;2、运用基本的翻译理论撰写毕业论文(翻译报告),在双语能力、论证内容、论文格式等方面达到MTI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翻译报告)的要求;3、要求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持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并获得三级或二级口译或笔译证书,毕业后能够承担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笔译工作。 培养主要内容(培养方式与方法、课程设置与要求、科研训练与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等) (一)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2、采用讲授、实践、研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手段。笔译方向的培养配备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口译方向的培养配备同传和交传实验室。 3、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强调应用能力的提高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完成15万字的笔译实践或不少于400小时的口译实践。 4、学院成立导师组,整合导师科研和教学资源,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智力、专业和团队支持,并且对研究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如《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学位论文写作》和《学术道德与学术修养》),采取导师联合授课制,集中导师优势力量开课,为研究生完善知识结构和拓展学术视野打下良好基础。 |
(二)课程设置与要求(含课程类别、学分、教学安排)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方向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三类。选修课在MTI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指导性方案基础上,根据各方向点和培养特色开设多门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详见下表课程安排)。而且学院在课程选修上采取开放做法,允许MTI学生选修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课程(主要指上述导师组联合授课课程),也允许英语MTI和日语MTI方向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在两个方向互选课程(部分课程)。 (三)科研训练与专业实践 科研训练通过第一学年的“研究方法与方法论”课程集中教导和训练。另外通过平时参与学院举行的各种学术活动,如学年学术活动周、每两周一次的果香读赏会等定期活动提高科研素养。 翻译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实习时间为一学期。专业实习环节主要依靠学院派出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口译和笔译工作,确保学生获得规范、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翻译技能和职业操守。学院已经在泉州、厦门、深圳等地设立8个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四)学位论文(含各环节工作安排) 修满规定的学分者方可撰写学位论文或翻译报告,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生应尽早确定学位论文或翻译报告的选题,并于第二学期末(一般为6月中旬)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导师组负责审定。学位论文或翻译报告必须在导师指导之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或翻译报告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可以采用以下任一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字符数计算),论文写作语言可以为汉语(也可以为外语): 1、项目翻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5,000字,并根据译文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翻译研究报告; 2、实践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5,000字的翻译实践报告; 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评阅合格者方可申请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位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成员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凡修满课程学分、实习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且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全国翻译专业三级笔译资格(水平)证书者,方可获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
|
|
|
|
|
|
注:(1)“全日制脱产”指全日制来校就读的境内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研究生及港澳台侨研究生,“境外兼读”指在非校本部办学点就读的境外生(外国留学研究生及港澳台侨研究生),须注明办学点名称,如“澳门班”。
(2)“学院、专业学位点(领域)、研究方向”应同时标出中文、英文名称;
(3)“研究方向”须与《华侨大学学位授权点及研究方向统计表》(附件1)中所填研究方向一致。
华侨大学翻译硕士专业(MTI)课程设置(英语笔译方向)
课 程 类 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授课 形式 |
考试 形式 |
备注 |
|
必 修 课 |
公共 必修课 (6学分) |
00200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 Marxism and the Methods of Social Science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
|
|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3 |
54 |
1 |
理论 教学 |
课程论文 |
|
专业 必修课 (6学分) |
|
翻译概论 On Translation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
基础笔译 The Basics of Translation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
基础口译 The Basics of Interpreting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方向 必修课 (8学分) |
|
文学翻译(一) Literary Translation I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课程论文 |
|
|
文学翻译 (二) Literary Translation II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
译者职业能力与素养 The Occupational Skills and Quality of the Translator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实践 报告 |
|
|
非文学翻译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选 修 课 |
专业 选修课 (≥12学分) |
|
第二外国语 (限选)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
计算机辅助翻译(限选))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
1 |
18 |
2 |
案例 教学 |
实践报告 |
|
|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限选) 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ologies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限选)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实践报告 |
|
|
学位论文写作(限选) Thesis Writing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
高级汉英翻译 Advance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
英汉比较与翻译 English-Chines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实践报告 |
|
|
中西翻译简史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West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课程论文 |
|
|
高级商务英语 Advanced Business English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
中国典籍英译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Masterpieces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实践报告 |
|
|
语言与翻译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课程论文 |
|
|
高级旅游翻译 Advanced Tourism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
演讲与辩论 Speech and Debate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口试 |
|
|
笔译工作坊(包括笔译过程指导、翻译本地化技术、翻译项目管理等内容)Translation Workshop |
1 |
18 |
2 |
实践 教学 |
实践报告 |
|
科研训练与 专业实践 (6学分) |
7800002 |
学术活动(5场及以上) Academic Activity |
1 |
|
2 |
实践 教学 |
|
必修 (6学分) |
|
7800005 |
专业实践 Professional Practice |
4 |
|
3 |
实践 教学 |
|
|
|
|
学术道德与学术修养 Academic Morality and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
1 |
|
1 |
研讨式教学 |
|
|
毕业总学分 不低于38学分 |
|
|
|
|
|
|
|
|
|
|
|
|
|
注:(1)课程编号须按《华侨大学研究生课程编号规则》(附件5)编排;
(2)课程名称须同时标出中文、英文名称;
(3)1学分=16-18学时,教学周为16周,第17、18周为复习周或课程论文撰写周,第19、20周为考试周或课程论文提交周;
(4)开课学期应明确;
(5)“授课形式”为主要授课形式,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
(6)相关课程及学分要求各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明确指导意见的以该指导意见为准;
(7)指定选修课“专业性应用研究方法与运用”见指导意见P7(附件8)相关说明;
(8)标“*”号课程由境外生(外国留学研究生及港澳台侨研究生)修读,按最新的《华侨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办理》相关规定执行,但在课程设置上不同课程的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课程总数的20%。
(9)MTI学生入学前为英语专业的选修第二外国语(限选)为法语或日语,入学前为非英语专业的选修第二外国语(限选)为英语(选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
华侨大学翻译硕士专业(MTI)课程设置(英语口译方向)
课 程 类 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授课 形式 |
考试 形式 |
备注 |
|
必 修 课 |
公共 必修课 (6学分) |
00200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 Marxism and the Methods of Social Science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
|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3 |
54 |
1 |
理论 教学 |
课程论文 |
|
专业 必修课 (6学分) |
|
翻译概论 On Translation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
基础笔译 The Basics of Translation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考试 |
|
|
基础口译 The Basics of Interpreting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口试 |
|
方向 必修课 (8学分) |
|
同声传译1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1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口试 |
|
|
同声传译2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2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口试 |
|
|
交替传译1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1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口试 |
|
|
交替传译2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2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口试 |
|
选 修 课 |
专业 选修课 (≥12学分) |
|
第二外国语(限选)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
计算机辅助翻译(限选)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
1 |
18 |
2 |
案例 教学 |
实践报告 |
|
|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限选) 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ologies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
学位论文写作(限选) Thesis Writing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限选)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实践报告 |
|
|
英汉比较与翻译 English-Chines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实践报告 |
|
|
高级汉英翻译 Advance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
中西翻译简史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West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课程论文 |
|
|
高级商务英语 Advanced Business English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
中国典籍英译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Masterpieces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实践报告 |
|
|
语言与翻译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课程论文 |
|
|
高级旅游翻译 Advanced Tourism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
开卷 |
|
|
演讲与辩论 Speech and Debate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口试 |
|
|
口译工作坊(包括笔译过程指导、翻译本地化技术、翻译项目管理等内容) Interpreting Workshop |
1 |
18 |
2 |
实践 教学 |
实践报告 |
|
科研训练与 专业实践 (6学分) |
7800002 |
学术活动(5场及以上) Academic Activity |
1 |
|
2 |
实践 教学 |
|
必修 (6学分) |
|
7800005 |
专业实践 Professional Practice |
4 |
|
3 |
实践 教学 |
|
|
|
学术道德与学术修养 Academic Morality and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
1 |
|
1 |
研讨式教学 |
|
|
|
毕业总学分 不低于38学分 |
|
|
|
|
|
|
|
|
|
|
|
|
注:(1)课程编号须按《华侨大学研究生课程编号规则》(附件5)编排;
(2)课程名称须同时标出中文、英文名称;
(3)1学分=16-18学时,教学周为16周,第17、18周为复习周或课程论文撰写周,第19、20周为考试周或课程论文提交周;
(4)开课学期应明确;
(5)“授课形式”为主要授课形式,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
(6)相关课程及学分要求各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明确指导意见的以该指导意见为准;
(7)指定选修课“专业性应用研究方法与运用”见指导意见P7(附件8)相关说明;
(8)标“*”号课程由境外生(外国留学研究生及港澳台侨研究生)修读,按最新的《华侨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办理》相关规定执行,但在课程设置上不同课程的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课程总数的20%。
(9)入学前为英语专业的MTI学生选修第二外国语(限选)为法语或日语;入学前为非英语专业的MTI学生选修第二外国语(限选)为英语(选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
华侨大学翻译硕士专业(MTI)课程设置(日语笔译方向)
课 程 类 别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授课 形式 |
考试 形式 |
备注 |
必 修 课 |
公共 必修课 (6学分) |
00200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 Marxism and the Methods of Social Science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
|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3 |
54 |
1 |
理论 教学 |
课程 论文 |
专业 必修课 (6学分) |
|
翻译概论 On Translation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基础笔译 The Basics of Translation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基础口译 The Basics of Interpreting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口试 |
方向 必修课 (8学分) |
|
文学翻译(一) Literary Translation I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文学翻译 (二) Literary Translation II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译者职业能力与素养 The Occupational Skills and Quality of the Translator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实践 报告 |
|
非文学翻译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选 修 课 |
专业 选修课 (≥12学分) |
|
第二外国语 (限选)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
2 |
36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计算机辅助翻译(限选) 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
1 |
18 |
2 |
案例 教学 |
实践 报告 |
|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限选) 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ologies |
2 |
36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学位论文写作(限选) Thesis Writing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闭卷 |
|
汉日比较与翻译(限选) English-Japanes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
1 |
18 |
1 |
理论 教学 |
课程 论文 |
|
语言与翻译(限选)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
1 |
18 |
1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翻译批评与赏析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中日翻译简史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hina and Japan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课程 论文 |
|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课程 论文 |
|
新闻翻译 Journalistic Translation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汉日典籍翻译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Masterpieces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课程 论文 |
|
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Translation |
1 |
18 |
2 |
理论 |
口试 |
|
高级汉日翻译 Advanced Chinese-Japanese Translation |
1 |
18 |
2 |
理论 教学 |
开卷 |
|
笔译工作坊(包括笔译过程指导、翻译本地化技术、翻译项目管理等内容)Translation Workshop |
1 |
18 |
2 |
实践 教学 |
实践 报告 |
科研训练与 专业实践 (6学分) |
7800002 |
学术活动(5场及以上) Academic Activity |
1 |
|
2 |
实践 教学 |
|
必修 (6学分) |
7800005 |
专业实践 Professional Practice |
4 |
|
3 |
实践 教学 |
|
|
学术道德与学术修养 Academic Morality and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
1 |
|
1 |
研讨式教学 |
|
|
毕业总学分 不低于38学分 |
|
|
|
|
|
|
|
|
|
|
|
注:(1)课程编号须按《华侨大学研究生课程编号规则》(附件5)编排;
(2)课程名称须同时标出中文、英文名称;
(3)1学分=16-18学时,教学周为16周,第17、18周为复习周或课程论文撰写周,第19、20周为考试周或课程论文提交周;
(4)开课学期应明确;
(5)“授课形式”为主要授课形式,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
(6)相关课程及学分要求各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明确指导意见的以该指导意见为准;
(7)指定选修课“专业性应用研究方法与运用”见指导意见P7(附件8)相关说明;
(8)标“*”号课程由境外生(外国留学研究生及港澳台侨研究生)修读,按最新的《华侨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办理》相关规定执行,但在课程设置上不同课程的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课程总数的20%。
(9)日语MTI学生选修第二外国语(限选)为英语(选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