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雪瑜,女,1976年生,福建泉州人,副教授,硕士,教研室主任。在《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1部,主持校级课题及校教改重点项目各1项。获评华侨大学2014——2016学年教学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语用学、翻译理论及实践。
主要科研成果(论文、专著、译著、编著、课题项目):
第一作者论文(按学校文科期刊级别从高到低排序,建议注明期刊CN号):
1.翻译模因论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1). (CN: 35-1048/C) [三类A档]
2.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4(12).(CN: 11-1127/H)
3.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J].龙岩学院学报,2005(4). (CN: 35-1286/G4:)
4.商标翻译的动态顺应[J].龙岩学院学报,2006(4). (CN: 35-1286/G4)
5.汉英数词之民族文化心理折光[J].宜宾学院学报,2006(11). (CN: 51-1630/Z)
6.跨文化广告中的商标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CN: 43-1459/Z)
7.基于模因论的等值翻译观[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 (CN: 34-1170/C)
8.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策略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 . (CN: 51-1719/C)
9.模因论下观等值翻译的层次性[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6). (CN: 42-1782/C)
10.美式课堂的特点及其对侨校英语课堂之启示[J].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11(2).
11.模因认知框架下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CN: 15-1207/G)
12.《小孩不笨2》中语码转换的模因认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CN: 50-1191/C)
译著:
《理解艺术的艺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4月(ISBN 978-7-121-25695-0)
科研课题项目:
1.模因论对翻译理论及实践的诠释,2008年华侨大学科研处课题(编号:08HSK20),0.5万元(课题负责人)。
2.高考英语改革形势下基于多元语用策略的大学英语听说分级教学模式探究,2015年华侨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编号:15JGZD05),5万元(课题负责人)。
3.新高职专升本环节英语衔接性教学策略研究,2001年华侨大学教务处“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课题参与人)。
4.多语接触中语言选择之顺应维度及理拒研究—基于模因认知框架,2010年华侨大学侨办课题(编号:10QSK13),1万元(课题参与人)。
5.多模态教学的模态协同与干扰实证分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课为例,2013年华侨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1万元(课题参与人)。
获奖荣誉:
获评华侨大学2014——2016学年教学先进个人
国际交流:
2011年8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参加暑期教师培训
联系方式:
Email:susan9686@sina.com
人生座右铭: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必为你打开一扇窗。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